574流通中的秦半两

大锅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xs26.cc,最快更新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最新章节!

    韩淑的解决办法的确对韩国非常的有利。第一。韩国可以解决多数劳动力转移问题。这些劳动力的转移也能产生大量的赋税。这是韩淑首先考虑的。第二就是那些工厂的建立也极大的让旧贵族转移注意力。并且韩淑可以从中抽取赋税。与那些劳动力所缴纳的税款相比工厂的税款无疑是大头。至于其他的她一概不过问。她要的是赋税。不是赋税产生这个过程。

    不管韩淑的出发点如何。她迫切的建立工厂此举将极大的刺激韩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

    不过韩淑却忽视了一点。她片面的看到了赋税而忽视了韩国经济地位尚文独立性。韩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秦国经济发展的如何?目前韩国大量倒卖的商品以及未来建立的工厂。都将处于秦国经济的下游方向。而且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加深。两间交流的对比性正在加强。这是潜在的经济威胁。

    韩国经济处于一个下游方向。也就决定了秦国半两钱自然的进攻态势。

    韩国本土不生产大量的各种商品。他们依靠的是从秦国大量的进口商品倒卖给第三方。倒卖的过程中,韩人自动的放弃了本国货币而是大规模的使用秦国的纸币。

    那些大贵族自然有本钱做大买卖。但那些刚刚“解放”的平民却没有本钱倒货。于是他们首先是出卖廉价劳动力。出卖劳动力的地方自然是秦国的工厂。或者是他们在秦国街头做一些小生意。等他们有了一点积蓄便拿来倒货。

    可以说韩人以输出劳务的形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积累之后开始赚钱。他们的原始积累的资金大部分都是秦半两。而不是韩国本土货币。

    当他们完成第一轮倒货收购大量的原料之后。大贵族或者是那些秦国将货运点推进到韩国境内的时候。他们支付的依然是秦国的半两。本来韩国贵族是坚持支付本国货币的。但货币之间结算非常的麻烦。货币的中间环节是黄金。而黄金的价格在秦国期货变动下让一些人损失惨重。比如黄金价格走高。平民则少。走低则贵族吃亏。长期来看黄金的价格将持续走低。因为秦国把持了大量的黄金来源。各国无力换去秦国手中的黄金。而秦国手中的黄金因为贸易的关系急速的增加。这样在需求降低,产量提高。燕国的黄金产量连连攀升。这就对韩国贵族非常不利。于是他们干脆舍弃中间汇兑的环节。直接大规模的使用秦国的秦半两作为结算货币。就这样适应秦半两货币的韩国商人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倒货生意。

    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倒货生意中。秦国的银行业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秦国地位银行在租界区建立起来。并且严格的执行低息贷款的原则。韩国人一开始非常的奇怪这种生意。于是纷纷好奇地位存入银行积蓄。然后到期获得利息。这样就有不少人存入银行。本来秦国不打算对韩国人提供贷款。纯属国家意识形态。但不贷款银行无法盈利。于是秦国银行开始向韩人提供贷款。

    贷款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抵押。而且信誉也要记录在案。而那些大贵族则是通过以前的老办法。放高利贷的形式进行贷款。银行的出现极大地位冲击了韩国贵族的高利贷。你贵族再厉害不敢对秦国怎么样。于是,大量的平民开始从银行贷款。使用的依然是秦半两。这样韩人手中有了充足的资金进行不断的倒货生意。

    秦半两是纸币。纸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秦国有银行。只要开了户头存进去。比放在自己家中还要放心的多。纸币的方便携带。而且是秦国发行。在信誉方面远远比韩国本身发行的纸币要实用的多。

    随着商业的开展。秦国半两纸币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楚国,齐国随着韩国商人的到来。他们开始慢慢的使用秦半两纸币作为结算货币。甚至在韩国已经流通秦半两。本国货币有退出货币舞台的风险。在楚国,人们使用秦国的半两纸币可以取代那种物物交换。让商品流通变得快捷起来。这就让商品经济开始慢慢的升级为市场经济。不过由于银行业务。特别是秦楚两国关系的不热不冷的关系下。银行无法深入到楚国境内。至于齐国。那就不要多想了。

    不仅仅是韩国。就连刚刚和秦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赵国也开始出现大量秦国秦半两纸币流通的现象。

    赵国人总算是脱离苦海了。来到秦国的赵人非常的吃苦耐劳。他们有着一股战场上一样的拼劲。他们不顾辛劳的兼职两份工作。秦国的工厂工作时间相比赵国非常的少只有十个钟头。而空闲的时间非常的多。而来秦国的赵人多贫苦。他们有的是一家全家来的。

    为了还清来秦国的债务。他们通常找两份工作。或者是很韩国人一样开始在街头做买卖。做买卖的一般都是夜班。因为秦国依然没有取消夜晚宵禁的治安令。

    在他们如此拼命的打拼下。赵人以难以想象的几个月内还清债务。同时他们还有了结余。这个结余当然是秦半两。他们的钱都统一的打在银行户头上。秦法开始和银行联合打击拖欠工资行为的重要举措。银行将统一管理这些户头。

    看着户头上存余的秦半两。很多赵人都激动的苦了。他们的穿着都是工厂的制服。他们舍不得花费一个半两去买一件好衣服。尽管很便宜。但他们舍不得。他们穷怕了。于是他们除了留下一部分自用外。大部分通过银行汇兑到赵国。在赵国的邯郸,巨鹿,代地和云中。秦国分别设立了银行点和办理点。通信虽然只能通到邯郸。但这足够了。我们无法体会赵人把款子打会去亲人的喜悦。也无法体会他们拿着从银行兑换的秦半两从秦国商店购买各种商品的激动和喜悦。但有一点。秦国的半两纸币承载了许多。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