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车冲阵

飞砂风中转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xs26.cc,最快更新锦绣三国最新章节!

    楚国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大致便是如此,并且张绣也沿袭了先秦在发展军功爵制中的最大创举——连坐倒扣法。

    提起连坐,谁都不会陌生,毕竟这可是是先秦法制中最特色鲜明和应用的最著名和最广泛的一条法制原则。当然连坐制度并不是秦国首创,只不过在商鞅的手中被活用在了先秦政治军事经济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在军功爵制中,连坐原则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其实当时的战国七雄都有在政治军事方面的革新,包括在奖励军功方面也都毫不吝啬,比如赵国当时“功大者身尊”之法,韩国申不害的“循功劳,视次第”,燕昭王和乐毅的“公子无功不当封”以及建立的四等军功制度等等,但是却只有秦国一家的军功爵制见效最大且最为著名。这其中连坐倒扣法的应用应该是导致差别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连坐制在军功爵制中是这么应用的,比如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伍什乃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若是在战斗中一人战死,则其他四人或者九人都要负有直接责任,即视作有罪,但是你也可以通过杀敌来将功折罪,杀敌一人抵命一条,多杀才算做军功。这种既有连坐制又要倒扣计算战功的方法,便是秦**功爵制最亮点的一条。如此一来,却不光是能激励个个士卒奋勇杀敌,也使得士卒之间自觉提高战阵配合度,能最大程度同时激发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和个人的战力!

    尽管时隔千百个春秋,每当张绣读起这段历史,没有一次不惊叹于商鞅个人超凡脱俗极富卓见的头脑,有如此完善全面且针对性十足的军功爵制,秦国的军事实力一跃成为七雄之首。秦人生性豪迈,平时好勇斗狠,互相殴斗仇杀乃是常事。打仗虽然个个剽悍凶勇,但喜欢各打各的,打红眼更是什么都不管不顾,不从将令乃是常事。其战阵配合乃七雄最差没有之一。时人常言:秦戎虽勇,但无章法。

    然而等秦国推行此法,秦人皆畏惧于商鞅制定的无比冷酷严苛刑法,自然是不敢再恣意妄为。于是虎狼之辈的秦士也有了令行禁止的进退之法,再加上钱帛奴隶田宅爵位这些不吝的赏格,生死荣辱与共于一身的秦军自此便无敌于天下!

    而楚国的刑法自然不会像秦国那般冷酷严苛,所谓物极必反,张绣可不会重蹈秦二世而亡的覆辙。而且淮泗人和江东人也不像秦人那般好勇斗狠恣意任为,凡事恰到好处便好。

    对于绝大多数的楚军将士而言,十四等兵爵和将爵便是他们能够通过在战场上的搏杀能够获得的最大赏赐了,当着这些对于农丁出身的他们完全足够,田地宅院钱粮绢帛这些比起什么不切实际的封侯拜公实在多了。

    而这里需要知道的是,一旦成为并州狼骑的一员,不论之前的战功如何,一律直接加赐六等兵爵和八等将爵。即可以直接获得三百亩良田、食十户租税、钱粮绢帛各数的赏赐!自此可一洗家中清贫,妻儿父母衣食无无忧,子孙三代无虑!

    虽然听起来这赏赐似乎也不怎么丰厚,但是在这饿殍遍地的乱世,却是无数人所幻想可以得到的。而就算是在太平之世,也是绝大多数人所可想不可及的。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楚国另有军制规定,凡是诸如陷阵营、武威禁卫营、横江营、飞熊军以及并州狼骑等等这些精英部队,军功皆按双倍计赏,杀敌一人,则按杀敌两人给予封赏。这主要是因为并州狼骑陷阵营这些部队往往要承担最重要关键的作战任务,面对的是最精锐的敌人,作战的风险和伤亡率最大,所以在军功爵制中按计以双倍军功。同时这也是激励楚军普通士卒积极踊跃跻身精锐之列的一项关键措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并州狼骑的选拔那么严苛残酷,却依然有众多楚军士兵甚至底层军官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当兵打仗就是伴随着生生死死,与其默默无闻籍籍无名,不如舍命拼搏一场,为妻儿老小搏一个衣食无忧,说不定运气好,还能保子孙后代富贵呢!

    毕竟楚国的军功爵制也包括对牺牲战死之士的赏赐,以及对军卒遗孀孤儿老矜的妥善照顾制度,就算战场战死,妻儿老小不仅可以得到战死者生前所获的军功爵赏赐,还可以得到一笔抚恤的钱粮。大楚国策如此优军厚兵,怎么不让士者效以死力?

    此战并州狼骑虽然在列,但是高顺并未让其直接参战,而是排出了战车先驱冲阵、骑兵接后掩杀、弓弩手两侧夹攻,重步轻步一齐全线推进的作战方式,而是将并州狼骑放在了预备队的位置,这倒是让一众数百狼骑兵们甚是饥渴难耐。

    那边吴军也针锋相对,将精锐弓手布在两翼,并以骑兵在后掩护,而将重步悉数放在了中央位置,用来抵御楚军的战车冲阵。

    尽管属于战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在汉末,战车仍然作为一种传统的作战兵种存在于军队战斗序列中,野战中使用战车冲阵也还是一项重要的作战方式。

    吴楚两军其实都没有多少战车,这和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在山林川泽密布的淮南和江东,战车的应用性甚至要比骑兵还低。

    但是如果将战场设定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战车所带来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一直在积攒军备的楚国的战车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远远超过吴国的。既然使用战车作战能够创造更大的优势,那为何不用呢?

    数量不到楚军战车五分之一的吴国战车队自然不敢和楚军对冲,而最好的破解战车冲阵之法,则莫过于用长枪阵抵御了。但是长矛兵在南方也是稀缺兵种,这是因为长达数米的长矛长戈在南方密集的丛林中实在活动不便,且这种常常需要结阵才能发挥作用的阵地战兵种极其不能适应丘陵山泽地区的快速机动作战。

    既然也缺乏长枪兵,那么若是想要抵御战车,也就只能顶上重甲步卒了,依靠人堆和盾阵来阻滞战车的冲阵。

    这个办法是两败俱伤的。数以千百计的密集人阵固然可以阻挡住木制战车的冲击,但是四匹战马拉动的高速疾驰状态的战车所携带的动能也是超乎寻常巨大的。加上战车关键部位装有的青铜或铁制的勾刺,这些个战车冲撞在人堆里,无一不掀起阵阵腥风血雨。

    战车冲阵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极为惨痛的,比如首当其冲的四匹拉车骏马,在驾车者鞭笞之下竭力冲撞,结果就是非死即残。接着就是车身和车上的三名战车兵,被巨大的惯性往前一齐甩出,运气不好就直接人死车散架,运气好的话落地也是身陷敌阵被重重包围。

    战车能够辉煌数百年延续上千年至今仍为所用的原因在于,战车在战场上的作用乃是巨大的,某种程度而言也是难以替代的。

    毕竟旌旗飘展、千乘战车轰隆作响着一齐疾驰的画面可是相当壮观的,且这应该是冷兵器时代最为壮观的战场景象,没有之一。甚至就算是万骑奔腾的画面比之也有气势上的不足。无论是从体积、制造出的动静、两军士卒的直接视感上而言,千乘万乘战车迎面扑来给予人的震撼乃是一生都难以磨灭的。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一句话,现代的装甲坦克集群冲锋的场面也是不如古代战车集群冲锋的阵势的。人马嘶鸣、旌旗飞扬,高速扬起的尘土看起来比死气沉沉的坦克装甲车更富有渲染力!

    战车的作用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带来的战果就大。战车本质上是一种高值易耗损品,制作工艺复杂造价昂贵,却往往只是一次性用品,一场仗下来连车带马都折出去。虽然往往一架战车面对步卒和普通骑兵能够造成数十人的杀伤,但是基本都是同归于尽式的。且经常受限于天气和地理条件,在如今各种步骑弓兵种体系健全完备的世界,却是愈发的跟不上时代。

    话不多说,楚军的战车已经是冲撞上了吴军的重步盾阵,先是马匹撞在一人高的盾牌上血肉模糊,接着后面的车驾也被巨大的惯性甩出,有的车驾是直接倒飞在空中坠落在吴军盾阵上面,有的则是翻滚着直直贴撞在盾阵正面,运气算好的则是直直正面飞撞向吴军,反正姿势各种各样,绝大部分车驾一个照面便是都稀巴烂了,连带着上面的楚军士卒也是摔得七窍流血惨不忍睹,有命好的没摔死,在吴军阵中刚落地就被乱刀砍死,基本上留不下活口。

    吴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前排举橹扛盾的士卒皆是挑选出来的力士壮汉,饶是如此,只要挨着战车的冲撞也只有被震碎内脏肺腑口喷鲜血而亡的份,更有甚者会被巨大的冲击力连人带盾一起被撞上天,还有就是战车散架之后上面安装的勾刺也会在吴军盾阵里面的密集人群中横叉竖捅乱插一通,但是不论你前面的人是被撞得整个胸口凹陷下去喷血而亡而是被木刺铜勾穿脑而过,后面的人都必须咬牙继续往前顶,不顶则下面他们自己会死的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