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阳谋驱策(第2页)
徐钦需要再就其中的细节,找机会和蒋瓛商议商议。
尤其是稳定人心的任务,万万不容有失。
走到了这一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自己执掌锦衣卫已成定局,锦衣卫就不仅仅是朱元璋交代下来的任务,也是他徐大少的基本盘。
对他而言这也是已经是落下去的关键一子,一旦失了这一手,不说是满盘皆输,至少也算得上是步步险阻,甚至说不得就只能重新开局了。
军卫衙门和地方官府的行政衙门格局区别还是挺大的。
地方府县衙门几乎就是主官一个人的天下,虽内部设有一堂、二堂、三堂,可三堂全为主官的地盘,甚至就连通常衙门后面的官邸,也根本没有其同知之流的份。
而军卫衙门,一般只设有一个正堂,用于重要的公开议事,正堂后面和侧面,指挥使和其余堂官的签押房依次排列开来。
锦衣卫的衙门格局也大致如此。
本来按照正常的级别划分,徐钦只是个指挥佥事,而且是资历最浅的佥事,其签押房应该在一排七个签押房最边缘的位置,也就是正堂的侧后方。
可架不住其身份特殊又特殊,又加之锦衣卫堂官编制本就不满,仅有一个指挥同知,因此徐钦一上任,就在诸位同僚的热情邀请和恭维声中入驻了位于蒋瓛签押房左侧的那个本属于同知的签押房。
如此一来,他和蒋瓛平日里办公的时候,就只隔着一个平日里几乎没有人走动的封闭式走廊过道,互相串门也就是抬脚的事,极大地方便了他们之间的密谋协商。
“蒋大人此次可真是煞费苦心,既达到了咱们想要的效果,又给了陛下一些口实。
下官看陛下最近的举动,怕是真有心以这些小事为借口发难了。”
在蒋瓛的签押房里,徐钦一边老成地用茶杯盖子捋着杯里的浮沫,一边说道。
“说到底还是小公爷智计无双,若不是小公爷在陛下面前斡旋,下官何来此等机会?”
蒋瓛脸上喜忧参半,不过自打二人达成默契以来,他也不自觉地愈发客气起来,张口闭口也竟也以下官自称了。
说来,徐钦自打出仕以来,遇到的称呼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之奇葩了。
表面上,他只是个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可无论是本卫的上官,还是其他卫所的上官,甚至是朝中不少二三品的官员,见了他都是客客气气的。
莫说是让他行下官参拜大礼了,能崩住面子,不主动自称“下官”
的,都不算多。
不过细想下来,其实这也正常。
他徐钦是魏国公唯一的嫡子,铁打的魏国公继承人,虽说明代的国公爵没有世子一说,但鉴于亲王、郡王世子,乃至于太子发展出来的继承人身份认定潜规则,爵位继承人的身份自动等同于下一级爵位,甚至隐隐还要高上半级。
据此来说,他徐钦的身份也是堪比侯爷的。
因此二三品官员在他面前自称下官也不奇怪,只不过不少老资格的大佬心里都有些矜持,屈身谄媚什么的,实在有些难看。
而徐钦的心理年龄其实也早过了中二张狂的年纪,加之其本性就是那种乐于与人为善的性子,因此也从不自持身份,毕竟只是嘴上谦称一声“下官”
,只要不被强迫行参拜大礼,也少不了一块肉,更能平白卖乖博取不少好感,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他的经历中,与人交谈时,双方均自称“下官”
这种奇葩的情景,便成为了常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