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意外发现
藏书阁建在沂州技校的正中间,共四层高,纯中式建筑,只不过所有主梁换成钢筋混凝土。
考虑当时礼制,藏书阁用色方面,主要以红色为主。
为了开馆,文申特意从现代购买了十挂一万响的鞭炮。
一阵鞭炮声之后,一条红绸从四楼落下,一条大匾挂在门楼上,瘦金体的藏书阁三个字跃然匾上。
这三个字还是宋徽宗亲自题写的。
前段时间宋徽宗发旨让文申立即近京。
到了京城,才知延庆公主高烧不退,御医一番诊治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更加严重。
宋徽宗想起文申治疗刘贵妃的事情来,便把文申招了来。
文申给延庆公主喝了些感冒冲剂,几天之后便好了。
宋徽宗龙颜大悦,在文申恳请下,便题写了这三个字。
在京城期间,文申去科技司参观了沈万三的工作情况,发现效果一般。
科技司成立一个书院,沈万三专门教授工匠一些物理和数学知识,又成了一个教书匠,很让文申郁闷。
而科技司现在由工部尚书兼任,基本上科技司名存实亡。
考虑到以后远洋战略,向宋徽宗索要了两千多名造船工匠,一并带回了沂州,并在化工厂不远处建设了一个造船厂,也好让这些工匠有个用武之地。
同时,文申在现代打印一份著名木帆船“哥德堡号”
的全套图纸。
交给造船工匠后,众人审视片刻后,立刻沸腾了。
这些工匠也是全国有名的造船工匠了,什么样的船没见过,没造过。
一看图纸就知道这船本身具有的优势。
“哥德堡号”
长度40.9米,如果包含船首斜桅的总长达58.5米。
而龙骨就达11米,主帆面积1900平方米,船尾长度:5.25米,船首长度:4.75米,压舱物:400吨,排水量1150吨。
这是瑞典1740年设计制造,比现在晚了五百多年,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为了便于管理,文申从众多工匠选拔二十几个有些管理才能的,管理众人,其中为首的叫刘向海,出生于造船工匠世家,一手过硬的本领,难得是此人的管理才能也很出众。
于是,文申便任命他船厂厂长。
刘向海也是闲不住的人,见了如此先进的图纸,便向文申请缨,组织工匠研究制造此船。
见他如此信心满满,便拨了十万元,用于船厂和造船的前期费用,如果不够还可以申请。
同时让刘德华派出一个账房管理船厂的账目。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