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高僧名录(第5页)


    百分之九十都是进口货。
    产自新大陆的金鸡纳霜,辽东和朝鲜的高丽参,鹿胎膏,明国的天山雪莲,灵芝,鹿茸,麝香,牛黄等高级货都储存在那里,甚至还有阿胶这样的高级中药补品。
    除了一些特效药之外,我开店卖药的原则是只要最贵,就是最好。
    同样的病情,生姜和红糖就能治好,但是雪莲和灵芝也能治好。
    作为开药店的,你要坐堂大夫开哪个呢?不用说,那肯定是开雪莲灵芝了。
    这就是经验,因为医院就这么对付我们的,抗菌药上来就用先锋,管你抗药性什么的呢。
    那个贵上哪个就是了。
    医院要的是钱,是利润,把药卖了收了钱就是医院最大的胜利,病人的死活和医院何干。
    一般的药材在附近的药店进一些装饰一下门面就够了,药材齐全看着才气派。
    这附子,当归,甘草一类常见的草药做附药还是用得到的。
    京都报社的土质印刷设备也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只是印的不是报纸而是传单。
    虽然开业时报纸上一定是要做广告的,不过报纸的覆盖度有限。
    除了报纸上广告,墙上贴的小广告是不可缺少的,这个时代对着小广告大喊‘我的病有救了’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大致内容如下:
    甲子园博爱药店聘请工藤家退休老军医长期坐诊,专治男女不孕不育,阳痿早泄…花柳病尖锐湿疣…等难言之隐,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开张三天免费义诊药价八折优惠,以后不定期举行义诊活动。
    所谓义诊就是不收诊费,工藤家退休老军医怎也说得上是专家这个级别了。
    象征性收点开方子的诊费也不算过分。
    虽然竹藏五郎医术差劲,不过中医治病最主要的就是形象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竹藏五郎看上去有五十多岁,头发花白,一脸褶子。
    正符合了这做名医最大的先决条件——年纪够大。
    医术,那是次要问题。
    就等开业后找人大街小巷四处张贴分发,不管认不认识字的一定要发到。
    不但要发,还要一边发一边喊。
    最少这近畿的广告度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
    不管你来不来看病,最少要让你知道这里。
    ps:字数之外的话,不管大家是从哪里看到这句话的,全球写作大展军事文学百强投票开始了。
    从首页就能进去,然后点击军事文学就在最下面一排找能到本书,希望大家动一动手,帮我点两下。
    把《家督的野望》送进三十强。
    有vip的朋友可以帮忙订阅一下上架后的第一章。
    现在这章的订阅是最高的了。
    高v只要一角钱,低v一角五分,这也不是很贵。
    我想街上丢了一个一角钱的硬币和一个五分钱的硬币,可能大家都会懒得去俯下身子捡起来吧。
    毕竟一角五分连个包子都买不到了,怀念小时候市场里那一分二厘五一个的天津包子,五分钱就能买四个.麻烦的是那时候买包子还需要一样东西——粮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