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82(第3页)
他匆匆将图纸甩在案上,黑袍翻飞间丢下一句:“徐大人既懂《周易》,想必也明白‘亢龙有悔’的道理。”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宫门阴影里。
徐光启独自跪在晃动的灯影里,烛泪滴在青砖上凝成琥珀色的珠。
他缓缓拾起一粒火药,在指尖捻成细碎的尘。
窗外暴雨如注,冲刷着紫禁城的琉璃瓦,却冲不淡空气中的硝烟与阴谋。
那张图纸上,八卦与十字架交叠的图案,在光影中忽明忽暗,恰似他在西学与权谋间摇摆的命运。
场景二:铸炮厂风水局
第一段:北斗七烟
神机铸炮厂的七根烟囱在破晓时分吞吐黑雾,排列如北斗垂勺。
浓稠的烟柱裹着硫磺味直冲天际,在灰蓝色的晨空中晕染出诡异的暗黄。
楚红药勒马立于厂门外,东厂理刑百户的腰牌在晨风中轻晃,冷铁硌着她的肋骨。
腰间绣春刀的鲨皮鞘蹭过马鞍,出细微的沙沙声。
工部主事捧着堪舆图,战战兢兢地解释:“按钦天监指点,这烟囱方位对应紫微垣,第七根正对北极星位,保我大明火器……”
话音未落,他被楚红药骤然投来的目光钉在原地。
那双眼如鹰隼般锐利,扫过他颤抖的指尖和图上歪斜的朱砂标记。
楚红药没听完便抬手打断。
她眯眼望向第七根烟囱——它比其余六根略矮,青砖基座处结着层不自然的白霜。
霜色泛着淡淡的青灰,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像极了她曾在诏狱见过的砒霜结晶。
“这霜,”
她突然开口,声线如淬了冰的刀刃,“是硝石遇潮结的。”
主事脸色骤变,喉结上下滚动。
堪舆图的边角被他捏出褶皱,露出背面隐约的密文印记。
楚红药余光瞥见他袖中滑出半截竹筒,那是晋商私运硫磺时常用的暗码标记。
楚红药已大步走去,鹿皮靴碾过满地煤渣。
她拔出佩刀——刀身云雷纹在曦光中泛青——猛地刮向烟囱基座。
冰屑簌簌剥落,露出半块残碑。
碑身布满苔藓,却掩不住凹陷的刻痕。
碑文只剩五个字:「癸卯年冬」。
楚红药瞳孔微缩。
万历三十一年的冬天,正是无锡东林书院火药局爆燃的日子。
她记得卷宗里的记载:二十七具焦尸,满地未燃尽的硝石,还有不知去向的改良火药配方。
此刻残碑下的白霜与记忆重叠,她忽然意识到,这七根烟囱排列成的北斗,或许从来不是为了庇佑大明,而是藏着某些人精心设计的杀局。
晨雾渐散,阳光穿透烟雾,在她刀面上折射出刺目的光,照亮碑侧若隐若现的莲花纹——正是雪路镖局的暗记。
第二段:残碑隐史
刀尖在“冬”
字最后一笔处顿住。
楚红药记得清楚,东林书院爆炸案生在万历三十三年腊月初八,而癸卯年冬……正是爆炸前三个月。
寒意顺着刀身爬上她的指尖,仿佛触摸到了那段被鲜血浸透的往事。
“百户大人!”
主事扑过来想遮挡,却被她反手用刀柄抵住咽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