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2页)


    糜晃、邵勋心下一喜,还有意外收获?
    门令史掌公府“门下威仪”
    ,其实就是门房大爷头头。
    徐朗如果能当门令史,就是“门房徐大爷”
    。
    但开玩笑归开玩笑,这是个正儿八经的幕府僚属,有不少手下的。
    有身份的客人上门,立刻通报上去,导引宾客,还要弄好排场,
    算是个不错的官场吧。
    徐朗这小子,今年十九岁,在辟雍的时候一开始比较孤傲,喜欢装逼。
    但经历了几个月残酷的战斗,小伙子已经不装逼了,对糜晃、邵勋比较亲近,虽不如庾亮,也不错了。
    “此人相貌俊秀,博闻多识……”
    糜晃照例夸了一通,然后说道:“若为门令史,当可大振司空威仪。”
    “那就让他当门令史吧。”
    司马越也不犹豫,当场做出了决定。
    东海徐氏也是地方土族,拉拢其族人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一小小的门令史而已,给就给了,以后徐家若再有人来投,还得安排职位。
    东海徐氏就乡品而言可能不如颍川庾氏,但在司马越心中,东海人就是靠得住,要重用!
    糜晃、邵勋也比较高兴。
    庾亮当了东阁祭酒,徐朗当门令史,他们在幕府内的消息愈发畅通,以后要多多来往,维系好这份关系。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事,结识一些人。
    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多加积累,对下一阶段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邵勋现在只能结识东海门第一般的家族,以及颍川庾氏的支脉,但已经够了。
    来洛阳两年,仔细数数,本钱其实已经不少,虽然王导之流多半看不上。
    金墉城外,大队军士突然涌入。
    作为洛阳城的制高点,金墉城的防御设施是非常完善的。
    城墙高且厚,守具完善,且分为整体相连的三个部分,可节节抵抗。
    城内还有仓库,有水源,可作长期坚守。
    历史上每次洛阳城陷,金墉城都是最后被攻克的。
    甚至在洛阳整体毁灭后,金墉城还在,多次成为占领洛阳的各个政权的刺史、将军驻地。
    但这么一座坚城,如今却大门洞开,无数关中兵士蜂拥而入,直扑司马乂羁押之所。
    司马乂已被削夺爵土,庶人一个,此时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被西兵抓住后,直接揪到城外广场,绑缚于柴堆之上。
    张方亲自引燃柴火,看着在熊熊烈火中凄厉嚎叫的司马乂,哈哈大笑。
    金墉城守军尽皆落泪,就连关中兵士也多有不忍,纷纷转过头去。
    张方不以为然,逼着众人围观司马乂临死前的惨状。
    他现在很快意,有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司马乂率禁军打得他灰头土脸,七万兵折损两万,伤筋动骨,差点全军崩溃。
    此仇焉能不报?
    “若想分食之,趁热乎去柴堆里捡,不然就烧糊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