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案件221(第2页)


    &34;你们在找这个?&34;船头疤脸汉子掀开防水布,三十七个密封钢罐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老杨用红外探测仪扫描罐体,突然变了脸色:&34;罐内温度零下37度,保存的是生物样本!
    &34;
    昂季警长踹开驾驶舱门,控制台上摊开的航行日志正停在2003年7月5日,潦草记录着:&34;今晚转运特殊种质资源,调度员周卫东。
    &34;
    现实刑侦经纬
    污染物指纹:二恶英晶体晶格间距锁定合成工艺
    地下管廊测绘:通过植被倒推暗管二氧化碳排放量
    油墨流变学:江水流速与印刷滚筒转速的共振关系
    锚链般的对话
    化工厂暗室
    周锐(晃着消毒剂桶):&34;你们把长江当稀释池,倒是不忘贴&39;防汛专用&39;的遮羞布。
    &34;
    技术小林(测量暗管口径):&34;37厘米刚好能塞进微型潜艇——抗战时期日军留下的图纸吧?&34;
    执法船甲板
    疤脸汉子(拍打钢罐):&34;这些缅甸稻种在零下37度冰封二十年,就等今年汛期&34;
    唐静薇(举起检测仪):&34;转基因污染源一旦泄露,整条长江流域的作物都要绝收!
    &34;
    渔政监控室
    老杨(比对抗洪地图):&34;七个暗管出口,正好组成北斗七星阵——这帮人倒讲究风水。
    &34;
    昂季警长(指着航行日志):&34;周卫东03年就参与物种走私,他的服刑记录绝对有问题!
    &34;
    伏脉千里
    化工厂旧址地下埋着1998年抗洪烈士名册,37个名字被红笔圈出
    特殊稻种罐体检测出某已故农业专家的指纹,其子现任防汛指挥部副主任
    周锐父亲的殉职报告夹页中,夹着2003年缅甸稻种入境检疫单复印件
    潮汐计时
    执法船截获的gps记录显示,走私船队每逢汛期首日的03:37准时通过暗管
    二恶英结晶的衰变周期证实,首次排放时间为2005年7月5日深夜
    暗管分叉角度经测算,与周卫东身上纹身的河道夹角完全一致
    喜欢荣城市探案()荣城市探案。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