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问题叠着问题


    第二天。
    钱开阳、陈锋又来医院看了李墨,陈茜没有跟着一起。
    聊了一阵后才离开。
    到了下午,已经恢复健康的李墨,办理了出院手续,回了科研车间。
    得到信儿的洪闯、童争先他们,后脚就跟来了。
    “李墨同志,我为前段时间对你说的那些话,向你道歉!”
    刚见面,童争先对着李墨就是深深一鞠躬,态度诚恳的道:“我不该质疑你的科研能力,是我有眼不识泰山……”
    “您太客气了。”
    对方的举动,搞得李墨有些不好意思。
    平心而论,他到了童争先这个年纪,遇到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同事牛逼哄哄的,肯定也会对对方产生质疑,这点无可厚非。
    “您要不提,我都给忘了!”
    洪闯几人,也先后对李墨做出道歉,李墨一一回应。
    “小李同志,舰体模块化部分已经开始着手建造,最多两个月左右,便可完成……”
    “现在,我们都能腾出手,可以来这边与你一起完成舰艇的动力系统部分了。”
    洪闯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欢迎欢迎!”
    “有了您几位的大力帮助,我相信最多一个半月,咱们就能拿出动力系统样机!”
    李墨昏迷了一场,林城怎么都不敢让他像先前那样,超负荷搞动力系统样机了,如此一来,在不超额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保守估计,至少也得三个月才能把样机搞出来。
    超出了此前跟洪闯的约定。
    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打赌,是李墨输了。
    科研人员‘结仇’,肯定是因为科研项目意见产生分歧,解除误会,当然也是意见达成统一。
    有了方向,具体的图稿也画了出来,各项数都作出了精准标注……
    接下来的工作进度,就快了很多很多!
    先是舰体部分,在一千多名技术军人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月,便已初具雏形。
    动力系统方面,进度相对来说稍微慢了一些。
    因为军港这边没有高精度机床,对于一些精密度要求很高的零部件,加工起来比较缓慢。
    李墨没办法,只好跟钱开阳取得联系,询问能否将民兵团那两台高精度机床送来这边。
    钱开阳说:“你小子运气真的是太好了!”
    “霍老投资的机械厂,前段时间已经封顶,为了尽快生产出高精度车床,霍老特意让人从海外购买到了几台二手高精度车床,置换了你改良过的那两台……”
    “你要用,就给你送过去!”
    民兵团科研车间里那两台高精度车床,已经被霍老拿去当样机生产了,送来青屿市,他估计不会同意。
    当然了,青屿市这边也不是白要的,得给钱!
    这次科研任务,军部方面拨付的资金十分充裕,张少阳直接点了头。
    一台高精度机床,哪怕是二手的,要价也在四万元以上。
    四台,十七万。
    在机床送到的当天,资金就打过去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