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翻译


    就是这个细微的细节,外宾看向林湘时,湛蓝色的瞳孔溢出了惊喜的光,对着她就是叽里呱啦一阵疯狂输出。
    林湘懂好几种外语,恰好这几位外宾又是说的她最熟悉的那一种,林湘听的一点也不费力。
    “好的,我会将你们的意思转达给我们领导。”
    林湘用流利的英语回答。
    这下子不光是外宾,镇领导们眼里也有光了。
    “同志,你能听懂外宾的话?”
    林湘面露犹豫,甚至有些想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怎么就嘴快,条件反射地回答了外宾的问题!
    要知道如今是七七年,恢复高考的全国通知才刚刚下不久,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还没考,她就明晃晃的展示自己会外语,很容易惹来麻烦。
    “我只会一丢丢。”
    林湘掐着自己的小指甲盖比划,“主要是吧,我当初学外语的这个途径,稍微有些……”
    “这个不重要!”
    镇官员拍桌,“只要你能告知我们外宾所说的话,并且把我们的意思准确地传达给他们就可以了。”
    不管她之前是怎么学的外语,如今风气已经过去了,国家都不管这个了,他一个镇领导难道还要抓着不放?
    更别说,林湘如今就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谁让整个勉阳镇,目前找不到一个能跟外宾顺利交流的人!
    一听这话,林湘心道稳了。
    “领导,外宾刚才说想跟咱们勉阳镇谈合作。
    他们想大批量购买刺绣。”
    “刺绣?是早上才带他们看过的双面刺绣?”
    听到双面刺绣,林湘也愣了一下。
    这可是非遗啊!
    该说不说,外宾的眼光确实好。
    镇官员有些犯难了。
    他确实想和外宾达成合作。
    有合作,就意味着有外汇创收,对整个勉阳镇乃至吉市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儿。
    可双面刺绣不行。
    镇官员的脸皱成了包子褶,“不是不愿意合作,可我们的手艺人就那么几个,双面绣好看是好看,但制作的过程也相当繁琐复杂,一个人要花费至少半年时间才能做出来一副,如今的成品都在展馆里了。”
    要是外宾喜欢,可以以镇政府的名义送一副,可双面绣根本不可能量产啊!
    林湘忽然想到了书里的一个情节。
    七十年代末,男主曾经生活过二十年的勉阳镇和外宾达成了合作,一笔订单所挣的外汇,都抵得上整个吉市半年的外汇额度了。
    而交易的物品,是勉阳镇的几种特色布料。
    “领导,我听说咱们勉阳镇的棉纺厂有几种特色面料,是其他纺织厂生产不出来的,要不,我们想办法让外宾订购布料?”
    “你是说双绉和织锦缎?小同志,你能说服外宾同意订购布料?”
    林湘急忙摇头,“我只能将这个意思准确地表达给外宾,不过我相信,好东西不怕被人挑,他们能相中双面绣,大概率也能相中布料。”
    “好!”
    镇官员一锤定音,“就由你和外宾沟通交流此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