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决战


    易逐云等人于昨夜一战之中,折损数骑,仅余三十余骑混入那木尔麾下,悄然潜至蒙古大军之东营。
    若要强闯中军,取察罕级,或许能一举成功,但势必九死一生。
    故而他们按兵不动,静候良机。
    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激昂歌声,众人皆知,定是程英率领的步卒已至。
    李莫愁玉指轻点易逐云肩头,易逐云侧目相望,只见她浑身血渍斑驳,面容亦被血污遮掩,但仍旧英姿勃。
    其他人等,亦是这般模样,难以辨认。
    易逐云心忧李莫愁一时冲动,便微微一笑,低声道:“莫急,且耐心等候。”
    李莫愁美目微转,示意他注意前方。
    易逐云顺着望去,只见那木尔正勒马回转。
    那木尔与几个亲信叽哩呱啦一番后,众手下随即高声呼喝,号令全军。
    霎时间,一千余骑随那木尔往东行去。
    行不多时,南方传来阵阵沉闷鼓声,举目远眺,只见数十个方阵长枪如林,旗帜飘扬,其中竟夹杂着数百骑兵,行至数百丈外,便停了下来。
    蒙古军派出千余精骑,飞驰至援军方阵百丈之外,列阵以待。
    随着令旗一挥,百余名蒙古勇士策马逼近敌阵。
    援军方阵稳步前行,两翼合拢,将数百援军骑兵护于身后,随后骑兵分为两队,沿方阵两侧疾驰而过。
    蒙古百骑逼近,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直射援军。
    方阵中亦有箭矢还击,双方交锋,各有伤亡。
    然而,援军方阵纹丝不动,鼓声更加紧密,喊杀之声震天响。
    率先进攻的百名蒙古勇士策马退回,紧接着第二批百骑继续上前,又是几轮箭雨,如此反复六七次,蒙古军始终未能占得上风,反而是损失惨重。
    援军士气大增,依旧稳扎稳打,未曾冒然前冲。
    易逐云见此情景,心中暗喜,但仍保持冷静,随蒙古军向东行进。
    此时此刻,李威立于庐州东城之上,远眺蒙军与援军交锋之处,心知若不出手相助,援军恐将覆灭。
    尽管敌众我寡,但经昨夜一番激战,得彭连虎与灵智上人两位悍将加盟,军心为之大振。
    李威稍作盘算,决意一战。
    他一声令下,城门轰然洞开。
    灵智上人率先跃马而出,彭连虎与旺紧随其后,千余铁骑如潮水涌出,分列城门左右,结成严整阵形。
    数百精于骑射之士游弋,以防蒙军突袭。
    城内宋军步卒如洪流般涌出,迅组成一个个百人方阵,弩手弓手尾随其后。
    察罕见状,亦派遣千余骑出阵,不断射箭骚扰,企图打乱宋军布阵。
    宋军弓弩手还击,箭矢如雨,尽管遭受损失,阵形依旧岿然不动,继续向前推进,在弓弩手的掩护之下,他们推倒围城土墙。
    察罕原欲退兵,但见宋军如此急躁,仅数千步卒便要决战,岂不是天赐良机?或许可以借此机会重创宋军,甚至一举攻陷庐州城。
    他一声令下,又遣两千骑兵试探宋军两翼,仍旧采取稳健之策,双方箭矢交织,各有死伤。
    无痕目光锁定宋军援军的二十个步卒方阵,猜测李莫愁与易逐云或在其中。
    然而观察良久,并未见二人现身,心中疑云顿生:难道这二人已混入蒙军之中?
    但见蒙军步兵阵形井然有序,毫无混乱迹象,心中愈困惑。
    忽然间,灵光一闪,无痕恍然大悟,转头对察罕道:“将军,李莫愁与易逐云二人极有可能已潜入那木尔麾下,那木尔恐有危矣!”
    察罕闻言一惊,长叹道:“此二人武功群,难以对付!
    昨夜骑兵损失惨重,雷寂大师,有何妙计?”
    无痕沉吟片刻,“此二人武艺非凡,手段卑劣,若扮作我军士卒,如今就算赶去,恐怕已晚。”
    察罕微颔,暂且将此事搁置一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