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重建大明


    第187章重建大明
    面对明军的火枪大炮,李自成决定避其锋芒,挥自己的长处,往河南逃遁。
    潼关一战他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马匹。
    事实上根据《明史》左良玉、杨嗣昌、洪承畴等传记载,李自成的军队马匹多达七成,只有三成是步卒。
    究其原因,在于陕西一直是明朝的主要产马地,而李自成在陕西起义,自然有大量马匹。
    潼关地形狭窄,又是攻城战,不利于骑兵驰骋,因而当时李自成把马匹都放在后营,进攻的时候是打算以步卒直接用梯子强攻潼关。
    结果火炮下来,大量步卒逃跑,回了后营夺了马匹逃窜,许多部将带着自己麾下士兵回本营带着马匹逃走。
    甚至都没来得及把大量辎重给焚烧掉。
    这或许就是流寇的天赋,也是李自成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因素。
    物资可以给你留下,但人一定要逃走,颇有点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意思。
    马匹多,就意味着转进度快。
    到了崇祯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部就转进河南。
    而就在李自成已经如惊弓之鸟,往东逃窜进入河南,向徐淮地区开进的时候。
    远在武昌的朱元璋部,也开始向襄阳开赴。
    他攻城略地的度实在是太快了,从九月份到大明来,才一个月左右,就已经拿下湖南,湖北大片区域。
    甚至这还算慢的。
    因为老朱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长沙等朱云峰送物资。
    真正打仗的时间可能不过五天。
    一天收复长沙,一天收服左良玉,一天干掉张献忠,一天收复湖北承天府、德安府等区域。
    其余时间基本都在赶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