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唯有读书高


    周坦之所言的乃是肺腑之言。
    当初,他是鄙视方继藩,因而,各种讽刺。
    此后,他是痛恨方继藩,因为若不是方继藩,他何止于会落到这个结局。
    可现在……这几个月的养猪经历,他曾咬牙切齿过,也曾恨之入骨过,可慢慢的,他淡然了,后来则是用心的在这上面寻到了一条路。
    而周坦之则是领悟到了更高深的东西,自己养猪的过程,不正是新学知行合一的过程吗?
    他对猪的习性越是了解,越是发现那些大道理不是没有用,而大道理则是在心底,是人的良知,可要真正做成一件事,却需要去践行。
    他的人生,已经改变了。
    诚如他的头脑,也发生了改变。
    因而他的言辞,极为恳切。
    甚至……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若不是方继藩,或许……自己永远摸不清这个道理,和所有人只知空谈的人一样,通过有别于别人的优越感,实现自我的满足。
    可是人的人生,倘若就这样的度过,是何其的可悲啊。
    养猪……固然被人嘲笑,却让他发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方继藩也心满意足了,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朝周坦之点头道:“难得你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你总说学到了我方继藩新学的学问,我方继藩这个人,历来是讲道理,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是我方继藩的学问,那自是我方继藩的,不是我方继藩的学问,我也绝不冒名顶替,这新学,乃我的弟子王伯安所悟,你若要感激,便感激他去吧。
    “
    听了方继藩的话,周坦之情不自禁的用一种佩服的眼神看向方继藩。
    难怪那些弟子们,能对齐国公死心塌地,明明此人有经天纬地之能,却偏偏不能统统示人,而是将这些大道理,大学问,统统都送给自己的弟子。
    别人是恨不得将别人的学问为自己所用,恨不得要顶着这虚名,而留名青史。
    可齐国公却只觉得这名气,以及这天大的学问,乃是他的累赘,这样的人,只怕从古至今,也难寻吧。
    当周坦之察觉到了方继藩一个优点,于是,无数的优点就都开始放出光芒了。
    于是周坦之诚恳的道:”
    学生此次养猪,前所未有,只是单凭学生一人,此事要做成,只怕不易。
    今日学生厚颜,是特来请求齐国公的。
    “
    方继藩淡淡道:“你说来我听听。”
    方继藩脸上依旧淡然从容的样子,可心里不免警惕,果然是无事献殷勤哪,我说你怎么见了我就跪在地上不肯起呢。
    周坦之道:“希望学生能从齐国公这里,借调一些人手。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